端午,母親的味道
時間:載入中...
2022-06-03 單位(部門): 銅煤公司 作者: 蔣智卿 點擊:又到了一年端午時節,各大超市的專柜里、菜市場的攤位上,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粽子,就連那系在粽子上的彩線也是五顏六色的,充滿著節日的喜慶。
每當粽子的米香裹挾著蘆葦葉的清香飄進我的鼻孔時,總是抑制不住垂涎的口水?墒遣恢喂,幾十年來,粽子的種類雖然不斷變化,制作可謂精巧,名目可謂繁多,但我卻總覺得,這味道都遠不如我記憶中母親包的粽子的味道好。
我出生在陜西銅川,隨父母工作變遷很小就到了廣陽小鎮,我從小就喜歡吃粽子,那個時候,想吃粽子,只能自己包。七十年代,商品的流通遠不像現在這樣,粽子到處都有賣的。每年端午節也是我最開心的日子,因為這是粽子飄香的時節,家家戶戶包粽子,就像過年一樣。那時,我們幾個小孩跟隨大人來到我家屋后不遠的小溪邊的蘆葦地里——折蘆葦葉,然后拿回家來洗凈晾在盆里待用,母親也早早準備好粽子的原料——紅棗、糯米。
到了端午節會包粽子的人,便倍受歡迎,母親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母親很勤快,手很巧,包的粽子有棱有角,很是好看。一到端午,鄰居的女人們,便買回了糯米用水浸著,將洗凈的蘆葦葉連同菜盆一起拿到我家,讓母親幫著包。
記憶中,母親包粽子時,我最喜歡在一旁湊熱鬧,看她包粽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。她隨手抽出一片蘆葦葉,一疊一卷折成漏斗狀托于掌心,再用另一只手把米從水中撈出,瀝凈水份放到漏斗里,中間再放兩顆紅棗用手按實。然后再抽出一片蘆葦葉三疊兩折包好頭,再用一根咬在牙間的馬蓮葉三纏兩繞,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。整套動作連貫流暢,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。
粽子都包好,整齊碼放鍋中,鍋中加水,沒過粽子,大火煮開,很快整個房子就溢滿了粽子獨有的香味,然后轉小火燜上一個晚上就煮好了。聽母親說:這樣煮好的粽子沒有夾生米,鮮香嫩滑特別好吃。
清晨,隨著一聲“孩子起床吃粽子啦!”,我就算睡的再迷糊都能立馬睜開眼睛,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,簡單洗漱后,就直奔廚房,這時候母親早已經將煮好的雞蛋、蒜頭、粽子端上了飯桌,還有香包......。
看到剛出鍋的香噴噴的粽子,口水便在嘴里打轉。母親說,粽子要趁熱吃才好吃,蘸上白糖,咬一口,是那樣的香甜軟糯,吃了一個還想吃下一個。
時間一晃,三十多年過去了,母親年紀越來越大,手也不是那樣的靈活了。記得去年端午節,女兒早早從超市買來了各式各樣的粽子,甜的有蜜棗、紅棗、五仁、豆沙餡,咸的是咸蛋和肉粽。按照包裝上的說明步驟,將粽子煮好,女兒給奶奶拿了她喜歡吃的紅棗粽子,咬一口,母親說:“不好吃,不軟糯,也不香”。聽到母親的感慨,我也拿了一個好看精致的豆沙餡粽子,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,嚼在嘴里,有點硬、還有點散,也不粘,感覺沒有母親包的粽子好吃。
半個月前的一天,母親的電話便打來了,她說,她包一些粽子,等我女兒放假來西安時,讓她給我帶點粽子。電話這頭的我,心里一陣酸涌。我對母親說,等有空閑時,盡量抽時間回去看她。母親在電話里笑了,她說,等你回來我再包。掛上電話,記憶又將我帶回到童年,那香噴噴的粽子香味,仿佛又在嘴里回味。
人到了年紀回味的不再是食物的味道,是母親的味道,是家的味道!